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慧昭法師宣說佛光菜根譚 三重信眾信受奉行

佛學講座

字級

慧昭法師宣說佛光菜根譚 三重信眾信受奉行

【人間社 連憶蘭 新北報導】 2025-04-21
由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、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主辦的「福滿人間系列講座」,4月19日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題宣說《佛光菜根譚》,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,收於《星雲大師全集》,總共4冊、3320則法語,可作處世、學佛、修行之用,是度化眾生最佳法門。

慧昭法師領眾讀誦《佛光菜根譚》計16則法語,運用「大師說」、引經據典、佛教故事、禪門公案等解說、陳述法義,信眾160人領受法要,信受奉行。

首先,法師以「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,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;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,世間最強願力是甘願」,舉凡佛光山的特產就是歡喜;觀世音菩薩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度人舟。」是廣結善緣;大師說:忍,才能順利走完人生旅途;時時以心甘情願的態度實現理想,無事不辦,無願不成來說明。

「施捨真理是上等施,急公好義是中等施;濟貧救苦是下等施,施不甘願是劣等施。」法師以「善和比丘」建造舍利塔抱怨工期長且辛苦,感得長相醜陋,到塔成很多人朝拜,才心生歡喜,用工錢換一個金鈴吊在塔上,透過懺誨、供養金鈴,感得美音的因果故事。強調布施要心甘情願,要做上等佛法布施,如佛經: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最為第一」。

至於「一日修來一日功,一日不修一日空;真正修行在日常,佛道本在生活中。」法師藉〈普賢菩薩警眾偈〉提醒大眾發願好好修道,例舉在趙州吃粥,大有深意。有學僧問:「即刻開悟成佛法門」趙州問:「吃粥了嗎?」「吃粥了。」「洗鉢去!」「鉢洗好了。」「掃地去!」都是在生活中修道體會禪法的奧妙處。

「管理好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不起煩惱,不與人鬥爭是處事最好的妙方」,其原則不外《華嚴經》所言「常樂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捨中。」法師說,佛法只從柔處不從剛。《大智度論》:「修忍辱慈悲易得,得慈悲,則至佛道。」《六祖壇經》:「慈悲即觀音,喜捨名為勢至」。

「對生活,要樂觀進取;對工作,要勝任愉快;對事業,要精進持恆;對未來,要充滿自信。」法師點出樂觀進取是好的心態、正能量的成功要素。並直陳大師說的事業是佛教事業、菩薩事業,要努力精進,不言放棄,就是人生不退票。《華嚴經》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肯定自己有佛性,將來必定成佛。

法師在「喜捨攝伏貪欲,行喜捨,可以廣結善緣;慈悲化解瞋恨,修慈悲可以積聚福德。」陳述捨是捨棄貪、瞋、痴三大根本煩惱外,捨也是給,布施以歡喜心來給,稱為喜捨。《大智度論》:「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,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……」寒山子:「瞋是心中火,能燒功德林;欲行菩薩道,忍辱護真心。」最後,慧昭法師祝福大眾身心自在,福慧圓滿。
12345678910第1 / 207頁
追蹤我們